求助骑剑下唐山老师!!!!!!!!!!!!!!!!!!!!!!!!!!!!!!!!!!!!!!
- zh_Huang LV.工兵
- 2010/3/26 6:26:19
一个姑娘和她的特教学校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68
工人日报消息: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周各庄管理区洼里村,有一所远近闻名的特教学校,与其它学校不同的是,这所特教学校不仅不收任何费用,而且全校只有一位既是教师又兼校长,同时还被学生们视为亲人的大姐姐———王国光。
两年前,为了使饱受风湿病折磨的弟弟能够接受教育,刚刚学成毕业的王国光在母亲高淑珍的鼎力支持下,全家东拼西凑创办了这所专门招收农村贫困家庭的肢残、智残小孩的特教学校。与此同时也拉开了王国光起早贪晚接送学生、母亲赶集上店、用贩卖小商品的微薄收入支持办学的感人场景。目前王国光全凭爱心创办的这所特教学校已有来自当地及周围县市的残疾学生13名。
王国光说,她最大的心愿是残疾小孩不遭遗弃、不被人歧视,都能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长大后自食其力,为社会做点贡献。
严文杰:特教学校里的“志愿者”
作者: 220.192.76.* 2005-9-8 23:04 回复此发言
--------------------------------------------------------------------------------
11 回复:救救我们吧!!!!03154446141xiexie
一位母亲和一所特殊学校的故事
--------------------------------------------------------------------------------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3月09日06:44 检察日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一位普通母亲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母爱的升华……
料峭的春风阻挡不住匆匆的步伐,因为,一位普通母亲爱的吸引。
为了满足儿子求知的心愿,为了更多像儿子一样遭遇的小孩,在一个简陋的农家院落里,她独自免费办起了一所特殊学校,专门接纳那些身有残疾的儿童,为他们撑起知识的绿阴。
“三八”妇女节前夕,河北省滦南县洼里村,记者见到了这位母亲——高淑珍。
一个平常的农妇,一个曾经和美的家庭:乖巧的儿子、女儿,憨厚朴实的丈夫,家境虽不富裕,但她知足,别无所求。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即便最卑微的要求,也要被上苍捉弄。那一年,4岁的儿子立国患上类风湿病。为求医治,夫妇俩抱着小孩辗转各地数家大医院,花去多年积蓄的2万多元,四处欠下外债,最终也没能让小孩恢复过来,儿子最终走路一瘸一拐。
尽管如此,1998年,当立国到了入学年龄时,高淑珍仍特意买来新书包新衣服,把他送到了附近的一所学校。教室在二楼,对于膝关节肿胀变形的立国来说,上楼像登山一样艰难。高淑珍每天把小孩送来后就守候在学校门口,下课时背儿子上厕所,放学时再把儿子带回家。尽管这样,学校怕出意外,一个月后还是把立国送回了家。那些天,高淑珍吃不香睡不着,不知内情的儿子拽着她的衣角,吵着要去上学,高淑珍眼泪吧嗒吧嗒地落下来。她安慰儿子说:“乖儿子,咱家离学校远,赶明儿妈妈在炕头给你办个学校。”
母亲永远因为满足不了小孩的愿望而心痛。不久高淑珍就发现,附近村庄里竟有20多名因肢残而不能入学的儿童有着自己儿子一样的渴望,当初哄小孩的一句话,迅速成为她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念头——办一所学校,让像儿子一样不幸的小孩读书的学校。
1999年4月,高淑珍开办的“肢残儿童学习班”开班了,“教室”就设在她家的西屋,4张课桌,5名学生,课本是高淑珍借来的。女儿王国光本已联系了一份挺不错的工作,高淑珍硬没让她去,而是让她与从邻村聘来一名青年一起给小孩们上课。几个小孩离家较远,高淑珍就和女儿天天轮流用自行车接送。
学习班每天中午免费为小孩们提供一顿午餐,家长们过意不去,想交点学费,高淑珍却不收,她说,只要我还能干得动,就苦不了小孩们。学习班人虽不多,可每月开支也不小。当年为给儿子治病已花光了所有积蓄的高淑珍,为了小孩们,又一次“豁出去了”:夏天,她批来冰棍,各村去吆喝叫卖,再渴再热自己也舍不得吃一根;她还和小伙子们一起到农场打工,人家租车子来来回回,她却舍不得3块钱的车费,蹬着自行车。为办学,她受尽了苦,但却从不让小孩们吃苦,小孩的午餐她绞尽脑汁,专门制定了食谱,每半月改善一次伙食,如果自己中午赶不回去,临出门前总是反复向女儿交待,生怕小孩们吃不好。
2000年10月5日,一个极不平常的日子,高淑珍申办特殊学校的批复终于正式批下来了。那座简陋的院子,端端正正地挂上了“滦南县洼里特教学校”的牌子。
学习班成了正式批准的民办特殊学校,高淑珍的压力更大了,从此也更忙更累。她把原来西屋的隔墙拆开,变成一间大教室,又从外乡镇招收了7名学生。她还筹出7000元买了辆旧面包车,让姐夫开车接送小孩们。为了办学,她经常外出做些小买卖,还上门推销日常生活用品,没少挨人家的白眼。
然而,靠着她自己的微薄收入,学校的日子还是一天比一天艰难。聘来的教师因为结婚已离开了,小孩们在期待新的老师到来,日常的花费已使高淑珍背上沉重的负担,乐观开朗的她有时也会陷入忧虑:学校的明天还能继续吗?(本报记者过虹、张文禾、通讯员蔡会发)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68
工人日报消息: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周各庄管理区洼里村,有一所远近闻名的特教学校,与其它学校不同的是,这所特教学校不仅不收任何费用,而且全校只有一位既是教师又兼校长,同时还被学生们视为亲人的大姐姐———王国光。
两年前,为了使饱受风湿病折磨的弟弟能够接受教育,刚刚学成毕业的王国光在母亲高淑珍的鼎力支持下,全家东拼西凑创办了这所专门招收农村贫困家庭的肢残、智残小孩的特教学校。与此同时也拉开了王国光起早贪晚接送学生、母亲赶集上店、用贩卖小商品的微薄收入支持办学的感人场景。目前王国光全凭爱心创办的这所特教学校已有来自当地及周围县市的残疾学生13名。
王国光说,她最大的心愿是残疾小孩不遭遗弃、不被人歧视,都能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长大后自食其力,为社会做点贡献。
严文杰:特教学校里的“志愿者”
作者: 220.192.76.* 2005-9-8 23:04 回复此发言
--------------------------------------------------------------------------------
11 回复:救救我们吧!!!!03154446141xiexie
一位母亲和一所特殊学校的故事
--------------------------------------------------------------------------------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3月09日06:44 检察日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一位普通母亲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母爱的升华……
料峭的春风阻挡不住匆匆的步伐,因为,一位普通母亲爱的吸引。
为了满足儿子求知的心愿,为了更多像儿子一样遭遇的小孩,在一个简陋的农家院落里,她独自免费办起了一所特殊学校,专门接纳那些身有残疾的儿童,为他们撑起知识的绿阴。
“三八”妇女节前夕,河北省滦南县洼里村,记者见到了这位母亲——高淑珍。
一个平常的农妇,一个曾经和美的家庭:乖巧的儿子、女儿,憨厚朴实的丈夫,家境虽不富裕,但她知足,别无所求。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即便最卑微的要求,也要被上苍捉弄。那一年,4岁的儿子立国患上类风湿病。为求医治,夫妇俩抱着小孩辗转各地数家大医院,花去多年积蓄的2万多元,四处欠下外债,最终也没能让小孩恢复过来,儿子最终走路一瘸一拐。
尽管如此,1998年,当立国到了入学年龄时,高淑珍仍特意买来新书包新衣服,把他送到了附近的一所学校。教室在二楼,对于膝关节肿胀变形的立国来说,上楼像登山一样艰难。高淑珍每天把小孩送来后就守候在学校门口,下课时背儿子上厕所,放学时再把儿子带回家。尽管这样,学校怕出意外,一个月后还是把立国送回了家。那些天,高淑珍吃不香睡不着,不知内情的儿子拽着她的衣角,吵着要去上学,高淑珍眼泪吧嗒吧嗒地落下来。她安慰儿子说:“乖儿子,咱家离学校远,赶明儿妈妈在炕头给你办个学校。”
母亲永远因为满足不了小孩的愿望而心痛。不久高淑珍就发现,附近村庄里竟有20多名因肢残而不能入学的儿童有着自己儿子一样的渴望,当初哄小孩的一句话,迅速成为她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念头——办一所学校,让像儿子一样不幸的小孩读书的学校。
1999年4月,高淑珍开办的“肢残儿童学习班”开班了,“教室”就设在她家的西屋,4张课桌,5名学生,课本是高淑珍借来的。女儿王国光本已联系了一份挺不错的工作,高淑珍硬没让她去,而是让她与从邻村聘来一名青年一起给小孩们上课。几个小孩离家较远,高淑珍就和女儿天天轮流用自行车接送。
学习班每天中午免费为小孩们提供一顿午餐,家长们过意不去,想交点学费,高淑珍却不收,她说,只要我还能干得动,就苦不了小孩们。学习班人虽不多,可每月开支也不小。当年为给儿子治病已花光了所有积蓄的高淑珍,为了小孩们,又一次“豁出去了”:夏天,她批来冰棍,各村去吆喝叫卖,再渴再热自己也舍不得吃一根;她还和小伙子们一起到农场打工,人家租车子来来回回,她却舍不得3块钱的车费,蹬着自行车。为办学,她受尽了苦,但却从不让小孩们吃苦,小孩的午餐她绞尽脑汁,专门制定了食谱,每半月改善一次伙食,如果自己中午赶不回去,临出门前总是反复向女儿交待,生怕小孩们吃不好。
2000年10月5日,一个极不平常的日子,高淑珍申办特殊学校的批复终于正式批下来了。那座简陋的院子,端端正正地挂上了“滦南县洼里特教学校”的牌子。
学习班成了正式批准的民办特殊学校,高淑珍的压力更大了,从此也更忙更累。她把原来西屋的隔墙拆开,变成一间大教室,又从外乡镇招收了7名学生。她还筹出7000元买了辆旧面包车,让姐夫开车接送小孩们。为了办学,她经常外出做些小买卖,还上门推销日常生活用品,没少挨人家的白眼。
然而,靠着她自己的微薄收入,学校的日子还是一天比一天艰难。聘来的教师因为结婚已离开了,小孩们在期待新的老师到来,日常的花费已使高淑珍背上沉重的负担,乐观开朗的她有时也会陷入忧虑:学校的明天还能继续吗?(本报记者过虹、张文禾、通讯员蔡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