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论坛新手专区 → 邯郸的记忆
查看完整版本:邯郸的记忆
2009/10/22 17:35:18

黄粱梦,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京娘湖,响堂山,元宝山,三台村,兰陵王墓,黑龙洞,古武当,朝阳沟,娲皇宫,沁河学步桥,大乘玉佛寺,磁州窑遗址,丛台,滏阳等等。你都去过哪了!

战国赵国故城在邯郸。 邯郸:邯山尽头之城。春秋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赵襄子立国,武灵王胡服骑射,力推改革。长平一战,赵国一蹶不振,后为秦所灭。

丛台亦名“武灵丛台”,在邯郸市内原为8座。 建于武灵王时,赵武灵王建筑丛台的目的,是为了观看歌舞和军事操演。原丛台有天桥、雪洞、妆阁、花苑诸景,结构奇特,装饰美妙,在当时扬名于列国。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丛台经历了无数次的天灾人祸的破坏,多次改修重建。自明朝以来,就修复了十多次。乾隆十五年建行宫于台上,道光年间遇地震连台毁坏。现在丛台,是同治年间修建,以后又进行过重修。“丛台”名称的来历,是因为当时许多台子连接垒列而成。《汉书》颜师古释文:“连聚非一,故名丛台。”;诗称:“天桥接汉若长虹,雪洞迷离如银海”。与丛台有关的还有一个“二度梅”的故事。

学步桥 在邯郸市内,南北横跨沁河之上。古桥旁一小伙在一对步履优雅的足迹后爬行的石雕,雕像旁有一串足印。“邯郸学步”的典故源于《庄子·秋水》篇中的“邯郸学步”典故:寿陵余子学步于邯郸,未得其能又失其故步,匍匐而归。意为邯郸人步子优美,引起燕国寿陵地方少年的兴趣,他们不远千里前来学习,结果新步未成又失故步,只好爬着回去,引起观众大笑。桥边对联曰:“庄周秋水非闲话,太白高歌有古风。”源于李白诗曰:“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

回车巷 又称蔺相如回车巷,在丛台区。 中学课本上有“将相和”其中赵上卿蔺相如曾在此处为大将廉颇回车让路,故名蔺相如回车巷。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1946年3月奠基,1950年10月落成。陵园占地320亩,分南北两院,是我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词和碑文最多的烈士陵园。陵园北院以园林建筑为主。独具民族特色的雄伟建筑群,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大门两侧镌刻着朱德总怀念题写的“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大门两侧镌刻着毛泽东主席的手书“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响堂山石窟 在邯郸市峰峰矿区。响堂山,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境内,分南响堂山、北响堂山两处。两山均属太行山支脉,南响堂山原名滏山,北响堂山原名鼓山。东魏、北齐时期,皇家贵族分别在山上建凿了南北两座寺院,初名为滏山石窟和鼓山石窟寺。明代以后统称为响堂寺。

黑龙洞 在邯郸市峰峰矿区神麇山北麓的滏阳河边。 黑龙洞下的泉水概称“黑龙泉”。旧时每逢大旱之年,远近百姓常成群结队前来烧香求雨,他们用瓶瓶罐罐盛回“龙泉”,洒在庄稼地里,以求天降甘霖。(北京电视台的节目《这里是北京》在提到陶然亭时曾说北京求雨也要到邯郸来请龙牌,想必就是到这黑龙洞)

磁山遗址在武安市磁山镇东南约1公里的名河北岸台地上。东北依鼓山,是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距今约10300年。

定晋岩禅果寺 在武安市活水乡寺沟村东。始建于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致今已有1760多年历史。定晋岩禅果寺初建时规模较小,直到唐庄宗同光元年才大兴土木,后经多次扩建、重建,寺院规模逐渐扩大。禅院所处,山势险峻,当时松柏青翠森蔚,梵王宫殿壮丽,高僧出没,游人不绝, 其胜景有碑刻记之。 

黄梁梦吕仙祠 在邯郸县黄粱梦村,南距邯郸市区10公里。唐开元年间,道士吕翁成仙后,化作长者云游天下。一天,在邯郸道上的一家客店里,他遇见了一个骑着青驹进京赶考的穷书生卢生。卢生向吕翁讲述自己命运不济,屡考不中的境遇。谈着谈着昏昏欲睡,吕翁见状从行囊里取出一个两端有窍的青瓷瓷枕递给他,说:“你先睡一觉吧”。卢生一枕上瓷枕,便很快进入梦乡。他梦见自己考中进士,连连升官,但又几经浮沉,几次遭受诬陷,亏得皇帝为他平反冤狱,后又出将入相,封为燕国公,娶了美丽的妻子,全家享尽荣华富贵,高寿81岁久病不治而亡。梦到这里卢生猛地醒来,只见店主人正在煮黄粱米饭,卢生惊讶不已,吕翁却笑眯眯地对他说:“人生之道,不就是一场梦吗?”卢生茅塞顿开,扔下诗书跟吕翁学道去了。 在后来的作品中,人们对情节进行演义,让吕洞宾取代吕翁,成为黄粱梦中的主人公。 邯郸梦文化是邯郸四大文化之一,有钱的人可以去这看看。公园内的内容和门票的价格可是没法比的。

狄仁杰祠堂碑 在大名县城东2.5公里的孔庄村北。立于大周圣历元年,后祠堂及碑因战乱而毁。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在原址为狄公重建祠堂及碑。现仅残留此碑于原址。该碑青石质地,由首、身、座三部分组成,碑体(除座)高4.46、宽1.46、厚0.46米。碑首为六龙戏珠圆首,碑额阳篆“大唐狄梁公祠堂之碑”,3行3字排列。碑体阳面楷书碑文,由冯宿撰文,胡澄书丹。碑文记述了狄公任魏州刺使时的政绩和重修此碑的经过。

娲皇宫 在涉县城西北14.5公里凤凰山上。涉县娲皇宫是我国最大、最早的奉祀上古天神女娲氏的古代建筑,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往返邺城至晋阳所建的又一离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A级景区。娲皇宫初开三石室,雕数尊神像。后经历代修葺、续建,现有建筑房屋135间,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分山上山下两组建筑。山下有朝元官、停骖宫、广生宫和碑坊等,向上绕行十八盘石径,便可到达最高处的娲皇宫。
 

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 在涉县城西北4.5公里赤岸村。1940年刘伯承、邓小平率八路军一二九师挺进太行山区,开辟、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一二九师司令部12月底迁驻赤岸村,其司令部便设在村中央的小山坡上。刘伯承、邓小平、李达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领导广大军民,彻底粉碎了日军对根据地的残酷扫荡,指挥了解放战争中的上党、平汉等战役,为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1945年12月,司令部迁至武安。一二九师共在这里生活、战斗了五年的时间。现在,司令部大院北屋、东屋和南屋均陈列着反映当时军民光荣斗争史的革命文物和有关资料。院内还种有首长亲手栽植的丁香、紫荆树各一棵。 

平原君赵胜墓 在肥乡县南元固乡。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是赵惠文王及孝成王的相国,号平原君。

邺城遗址在临漳县城西南约25公里。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城遗址,临漳县西南13公里的漳河北岸。发掘邺城遗址发现其由南北二城构成。北邺城是曹操封魏王后营建的国都。后赵、东魏、北齐相继都邺,后北齐亡,此城衰落。南邺城为东魏元象元年(538)依北邺城南墙而建,毁于隋代。
 
铜雀台 在临漳县三台村。 曹操消灭袁氏兄弟后,夜宿邺城,半夜见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铜雀一只,荀攸言昔舜母梦见玉雀入怀而生舜。今得铜雀,亦吉祥之兆也,曹操大喜,于是决意建铜雀台于彰水之上,以彰显其平定四海之功。曹操击败袁绍后营建邺都,修建了铜雀、金虎、冰井三台。铜雀台到明代末年已基本被毁,地面上只留下台基一角。

兰陵王碑 在磁县刘庄村东、北齐兰陵王高肃墓前。 兰陵王的父亲是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的长子文襄皇帝高澄。他有柔美的容貌与狰狞的面具,因为相貌俊美柔善,在战场上对阵时,他经常会受到敌手的轻蔑。为此,他不得不命人制作了一些面目狰狞的“大面”,每逢出战时,都戴在脸上,以此达到威慑敌手的目的。而他的哥哥北齐后主高纬性格懦弱,不过杀起亲人来,却毫不手软。公元565年的一天,高纬在与兰陵王谈及邙山之捷时,颇有人情味地说道“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兰陵王听到自己的皇弟如此心疼自己,内心不免激动、热乎,深情地回了一句“家事亲切,不觉遂然。”正是这句表亲近、表忠心的话为他招致了杀身之祸。因此留下了《兰陵王入阵曲》,后传到日本得以保存。

宋磁州古窑址 在磁县西观台镇。 磁州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据考察,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辽金元、明清仍继续烧制,烧造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流传下来的遗物也多。
今天写了不少了改天再续吧。

2009/11/27 16:27:26
好啊,我的QQ289357577
Powered by ZuoJu X5.0
Processed in 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