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论坛跳蚤信息 → 机械设计之模具设计经常会使用到的名词,你造吗?
查看完整版本:机械设计之模具设计经常会使用到的名词,你造吗?
2015/7/15 14:12:36
  在专业领域懂得一些专业名词可以证明你在这个领域的行道有多深,机械设计中有个板块称之为模具设计,对于模具设计的名词你懂得多少,又能解释多少?需不需要充电?好吧,小编已经为你准备好了八组名词,平时应该经常会用到,你是否可以开始接招了呢?
  名词一:溶注口或水口。塑胶由此进入模腔内,亦称主流道,溶注口瀙套连接喷嘴与模具,已形成标准件.有些母模板较薄的模具,不须瀙套,直接在模具上钻出溶注口。
  名词二:冷料穴。喷嘴最前端的熔融塑胶温度较低,形成冷料渣.在进料口的末端公模仁上开设洞穴,以防止冷料渣进入模腔,造成堵塞流道.减缓料流速度,产品上形成冷料痕结合线。 为了开模时从瀙套内拉出冷凝料,一般在冷料穴末端设置拉料杆(顶针上)。
  名词三:分流道。分流道是主流道的连接部分,是塑胶流入模腔的通道,它可在压力损失最小的条件下,将主流道内的塑胶以较快的速度送到浇口处,其主要类型有:圆形、半圆形、矩形、梯形、要求分流道的表面积或侧面积与其截面积的比值为最小。
  名词四:栅门。 亦称浇口,是分流道和型腔之间连接部分,也是浇注系统的最后部分,其作用是使流道内熔融塑胶以较快速度进入模腔,型腔充满后浇口能很快冷却封闭,防止型腔内未冷却料回流,其类型、位置、形状、多种多样、主要有:盘形、扇形、环形、点状、侧进胶、直接进胶、潜伏进胶。
  名词五:排气槽。当模具完全闭合时,模腔与浇道内充满空气。注射时必须将空气排出模具以外,否则将产生烧焦、填充不满、 毛边、气泡、银线等不良、排气槽的形式、大小、深度因材料和模具结构不同而异,其方法主要有: 分模面排气法、顶针排气法、镶件排气法、水路排气法、真空排气法。
  名词六:顶出系统。是将产品从模具上脱出之装置,亦称脱模机构。是模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和推出方式因产品形状,结构和塑胶特性有关,其零件有顶针、推板、顶出块、斜梢、司筒、油缸或气缸、齿轮等,它与模仁之间是间隙配合,表面积尽可能大,设在不影响外观和功能处,注意脱模平衡。
  名词七:模穴模仁。模穴是在模板上挖框,以便埋入模仁,主要是节省材料和加工方便方面考虑,有些分模面断差大的模具母模侧,会不挖模穴直接在模板上加工产品部分,模仁主要指模具的产品部分,其精度、材质要求比模胚部分要高、其形状、形式对不同的模具有不同的要求,为整套模具最重要部分。
  名词八:模具钢。一套模具外观看似乎都是一样的钢铁,其实它的各部位因要求不同必须使用不同之材质,模具钢之选择对模具寿命、加工性、精度等影响很大,模具钢材料因模具之构造塑胶产品要求不同而异。选材要求主要如下: 1)采购容易,2)机械加工性优良,3)耐磨,耐腐蚀,耐热性好,4)组织细密一致,无针孔等内部缺陷,5)适合热处理变形小,6)经济,降低成本又能满足使用要求。
  3DSource模型库是模具设计时必备资源库。3DSource模型库拥有近500万个标准件、通用件和厂商件的三维CAD模型,同时还提供制造业中各专业领域的三维CAD模型、丰富的非标零部件、产品整装设备等多种类型的三维模型资源,可以有效帮助工程师提高设计工作效率和设计品质。
Powered by ZuoJu X5.0
Processed in 00.1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