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离校步入社会,如果未回家乡就职,我们就会面临居住问题,怎样才能有更低廉的房子供我们租住呢?工作几年,该与恋人结婚了,我们又会面临一个购房问题,怎样才能有更低价的房子供我们选购呢?
著名经济学家、中科院研究生院院长成思危教授撰文指出,经济适用房成腐败高发区,不应继续建造,提议建公租房。这与学者陆少萍在其书中的思想不谋而合。由于腐败难禁,一部分保障房就沦为了某些人的牟利工具,他们建议国家大兴公租房建设,将出售的保障房全部改为出租。陆少萍在书中认为,政府提供的公租房规模达到四、千万套,不仅可以拉低房屋租金,也会影响房价,减少青年人的租房支出,让更多普通百姓有能力购房。因此,她甚至提出“希望我们今天用二十元买一本书,明天少花几十、几百租房租金,后天节省几十、上百万购房款。”
成思危教授和陆少萍的建议是学者之见,是一种理想的未来,能否实现要靠政府决策。他们的建议会不会被采纳,让我们成为受益人,他们的希望会不会成为现实呢?——欢迎大家各抒已见。
2011年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聚焦民生》8月3日在京发布。这份由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主持编写的报告认为,应逐渐取消经济适用房销售,建立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体系。这与陆少萍书中提出的“中国模式”——保障房“出租为主”,不谋而合。陆少萍的书中还有三倍扩大保障房建设规模,提高住房保障惠及面的可操作举措,只要大家共同呼吁,安居乐业指日可待!